+ 首页
>
交流合作
湖北日报:我省唯一国家一类中药新药 体外培育牛黄历时10年终成产业
时间:2014-04-01 20:15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墨、实习生肖琴)昨日,武汉健民大鹏药业位于东西湖区辛安渡的体外培育牛黄生产线一片繁忙。发酵车间里,一字排开的“钢铁牛胆”弥漫着牛黄味道。
武汉健民大鹏药业生产部长罗张龙介绍,“钢胆”里面都是新鲜牛胆汁,引入菌种发酵后会沉淀出结晶颗粒,慢慢“长”成一颗颗直径3.5厘米的标准培育牛黄,今年销量预计突破2000公斤。
牛黄即牛的胆结石,是多种名贵中成药的原料。每千头牛中仅有一头成石牛,天然牛黄国内年产量不足1吨,需求量却在200吨以上,极为稀缺。同济医学院蔡红娇教授在1993年成功研究“体外培育牛黄”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在牛体外模拟牛体内胆结石形成的原理和生物化学过程,培育生物优质牛黄,其胆红素等主要成分与天然牛黄无异,价格仅为天然牛黄的三分之一。
“体外培育牛黄”1997年获国家一类中药新药证书。2000年,武汉大鹏药业高价购入该技术,由实验室到标准化生产历时两年,2002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2005年,上市公司武汉健民与其合资组建健民大鹏药业,携手进军牛黄产业。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唯一的国家一类中药新药,体外牛黄产业化道路却一波三折,直至2010年,公司才开始盈利。
今年3月18日,武汉科技奖励大会上,国家一类新药“体外牛黄”获重大成果转化奖,宣告其成功实现产业化。